必赢官网
学校主页 | 中文 | English
 
 
 
 
当前位置: 必赢565net官网>>教师观点>>正文
 
 

入世十年以来中国金融业发展的成效、机遇与启示

[发布日期]:2011-12-12  [浏览次数]:

自加入WTO以来,中国金融业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宏观政策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相一致,金融业发展融入了新的管理理念与技术,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现代金融体系。作为金融业的三大支柱,中国的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形势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中国金融业在面临着诸多机遇的同时,也必须做出众多的改变与调整以求得更好的发展。

入世十年以来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成效

银行业步履稳健

按照开放程度不同,入世以来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1年底到2006年底,在这一为期五年的过渡阶段,中国银行业开始按照入世时的承诺,积极主动地实施各项自主开放措施,稳步实施对外开放。第二阶段为 2006 年底以后至今。这一阶段,过渡期结束,中国取消了对外资银行经营的地域限制、客户限制和其他非审慎性限制,在承诺基础上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人民币业务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在两步走的主基调上,中国银行业步履稳健,取得了全方位的发展。(1)建立多层次银行体系。入世以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陆续完成股改,九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以北京银行为首的城市商业银行成功上市,国家开发银行商业化改革帷幕拉开。截至 2010 年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法人机构3,769家,营业网点19.6万个,资产总额高达95.3万亿元。(2)转变银行业经营模式。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金融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趋势日益明显,金融业出现了银行、证券、保险三业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趋势,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开始出现接轨,一些大型银行正不断地向证券、保险领域扩张。(3)银行业监管体制不断健全。从2003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到近年来涉及银行资本充足率、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财产品经营、中小企业贷款、外部信用评级等众多规范性文件的颁布,都意味着中国银行业的监管体制的不断加强。

证券业规范性加强

入世十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证券公司在定向增资、上市融资、引入战略投资者、增加公积金和风险准备金等政策支持下,不断充实资本,完善资本补充机制,加速行业整合和外延式发展。中国证券业在行业规模、产业结构布局、治理方法和监管制度等方面基本具备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现代金融行业形态。2010年底,中国106家证券公司净资产5674亿元,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1076万亿元,实现利润784亿元。(1)形成基本完善的业务结构。目前,中国证券业已经形成了保荐上市、证券承销、证券经纪和财务顾问等证券产品供给的各中介业务单元,拥有证券自营、资产管理、基金代销和投资咨询等证券产品需求的完整产业链条。(2)证券市场法制建设不断加强。近年来,关于证券公司监管和风险处置的基本制度,为保护投资者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条例,转融通业务监督管理有关办法等等法律法规的颁布都标志着中国证券业市场的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3)证券市场开放程度稳步提高。入世以来,在推进外资机构参与境内市场和支持境内企业和机构参与境外市场方面,我国证券业都进行了积极的努力,如恢复审批合资证券公司,扩大具备条件的合资证券公司业务范畴等。截止2011年10月,拥有QFII资格的外资机构达119家。

保险业素质全面提高

2003年底,中国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放开对外资保险公司所有业务限制,保险业实现全面对外开放,成为我国金融系统开放最早、开放程度最高的行业。2010年,保险公司总资产突破5万亿元,全国实现保费收入1.45万亿元,实现了30.63%的增速,保险赔付超过3200亿元,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新兴保险大国。(1)经营理念更加人性化。入世以来,中国保险业逐步扭转了过去“大干快上”的做法,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再单纯追求规模和速度,更多地开始关注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切实保护被保险人利益,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2)结构调整能力不断提高。入世以来,中国保险业开始注重含价值较高的保障型产品和期交产品的发展,一些关系到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的业务出现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另外,经过十年来的发展和政策导向支持,中国各区域保险市场的协调性显著增强,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区域和试点品种进一步扩大,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三农”保险发展提速。(3)化解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入世十年来,中国保险业始终把防范风险作为发展的主线,在保持行业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不仅积极化解了历史遗留包袱,而且有效防范了各种新的风险。金融危机爆发后,在保险业面临严峻形势情况下,中国保险业把防范系统性风险作为首要任务,完善风险预警、识别、处置机制,对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未来中国金融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首先从政策层面来看,随着监管的加强和各种与金融相关的改革法律法规的颁布,必然会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得中国经济稳步回升,这将直接作用于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业在内的中国金融业,金融业的发展还将处于上升的周期当中。其次,从中国国内情况来看,一方面,融资融券、股指期货、QDII的扩展和国际版和国内债券市场的连通,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另一方面,中国货币市场交易品种的不断增加,交易规模的增大,央行间接调控能力的有效性的增强,又证明了中国国货币市场的发展与进步。中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不断改革和完善,都将成为金融业新的发展机遇。最后,在入世十年后的今天,随着中国新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国际化对资源配置的要求,中国金融业必然会拥有更加广阔的拓展跨境市场的机遇。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启示在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中国银行中除几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由于间接持有少量次级债外,银行业整体受影响不大,证券业和保险业所受的直接冲击也不大。但伴随着金融危机而来的贸易传导、预期传导、金融资产传导、联动效应传导等间接渠道却对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这对未来中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新的启示。首先,要建立完善、严格的金融监管制度。次贷危机让我们意识到,当前国际金融体系的监管制度是混乱的、滞后的。当前中国金融业在法律上依旧为分业经营,但实践上已经开始探索混业经营的道路,这就要求中国建立分工明确、统筹兼顾、执行严格、鼓励创新的监管体系。其次,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之时,要成为金融强国就必须要重视金融创新,充分发挥金融创新的重要作用。金融创新就相当于一国在金融领域拥有了核心竞争力,能使金融业保持源源不断的活力,这对于金融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最后,历史告诉我们,不切时宜的金融自由化和市场改革对金融业留下的隐患是巨大的。中国必须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独立的市场化改革道路,要在完善的宏观金融调控政策下,建立反应灵敏、丰富有效的金融政策体系。在国内的经济条件、金融环境允许的范围内,逐步地推进利率、汇率的市场化,资本的跨境自由流动等,增强中国资本市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进而建立中国在世界金融领域的话语权。



上一条:张礼卿教授点评“2011年度国际金融十大新闻” 下一条:金融学研究面临的新课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