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必赢565net官网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联合举办的“货币围炉”(第2期)暨大金融思想沙龙(总第213期)成功举行,主题为“货币的本质是信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作主题演讲。
必赢565net官网教授、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王广谦,中国人民大学财政必赢565net官网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国刚,中国国际期货公司总经理王永利,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所长张杰参与研讨。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必赢565net官网副院长、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王芳主持。
参会嘉宾的核心观点整理如下:
主题演讲
李 扬 |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 |
李扬的演讲从货币和信用的基本概念出发,强调信任和基于信任产生的信用,是全部经济和金融活动的生命线,是市场经济中一切经济和金融活动基础。然后从历史演变、货币体系、货币分层、信用创造和其他若干重要问题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货币的本质是信用这一命题。
第一,从信用的历史演变分析。传统的信任机制就是熟人社会、工业化时代的信任机制是专业化中介机构,但“安然”和“世通”公司事件说明大机构并不总是可靠。LIBOR也经常被操纵,未来改革方向,一是把交易机制放在美国国债市场上回购交易,形成市场利率,二是直接放在数字货币交易商,区块链就可以为这一机制提供信任的技术基础。进一步说,在政府和市场之间还有一个社会的力量,区块链与各种平台是社会力量,已经成为与市场、企业相并列的第三类资源配置方式与机制,它代表着经济发展的未来。
第二,从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看信用的决定性作用。他指出金本位制的早期历史清楚地揭示了货币作为一种信用关系的本质,金本位制就是英镑本位制,也就是英国的信用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本质是黄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制度成为美元信用体系。总之,是强国的强币支撑着整个世界,这个强国的强币大家之所以愿意接受和运行是因为它有很强的信用在支撑,以前是英国的信用,现在是美国的信用。
第三,从货币分层研究货币。货币从来都是有层次的,第一种是金本位制下的货币分层体系,第一层是金和银,第二层是商业银行等发行的汇票以及其他票据。第二种是央行体制下的分层体系,央行垄断了第一层货币,基于央行资产负债表同时也垄断了第二层货币的发行权,商业银行虽然只在第三层,但货币是内生的,央行管不住货币的闸门,货币的流通主要靠商业银行进行信用创造。第三种是数字货币下的货币分层体系,比特币或美元是第一层货币,其功能类似于黄金,央行数字货币、比特币存款、稳定币等构成第二层货币,基于原子交换机制的稳定币则处在第三层。
第四,从资产负债表视角看信用创造过程。他指出当下我们面临的“宽货币”和“紧信用”并存的尴尬局面,原因在于“宽货币”是从负债侧来度量货币,“紧信用”则是从资产侧来度量货币,货币当局放出的流动性只是被金融机构截留于其资产负债表内,并以负债的方式保存着,并未现实地转变为信贷,从而形成对经济主体的信用。从资产侧来度量的货币供给,要比从负债侧来度量的货币供给更切合经济的实际,用之指导货币政策操作,也要精准得多。
第五,讨论若干理论问题。他指出信用是市场运行的核心,银行信用创造的两大基本功能是“借短贷长”的期限转换和“存款转贷款”的流动性转换。但银行并非唯一的信用创造主体,影子银行虽不创造货币但也创造信用,削弱了央行准备金管理的有效性,银行不再单纯依赖存款融资,而是转向货币融资,流动性因此逐渐成为金融体系的核心内容,央行货币调控也应该转向流动性调控。
专家研讨
王广谦 |
必赢565net官网教授、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 |
王广谦教授首先认为李扬提出的“货币的本质是信用”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有助于实现货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根本宗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扩展中央银行支持国家财政的途径和方式。
其次,他认为强调“货币的本质是信用”的同时,仍然需高度重视传统理论对货币本质的分析。关于货币的本质,虽然早期存在众多说法,但之后的古典经济学家和马克思打破了“货币神奇论”,提出“货币是所有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接着马克思又分析了货币的“五大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国际货币。
同时,他提出深刻理解“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三大现实意义:第一,有利于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第二,有利于调控好货币供应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货币环境。第三,有利于准确把握货币的本质,处理好货币发行与国债发行的关系。最后作者认为李扬提出的“货币的本质是信用”,会对货币本质的讨论与现实货币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王国刚 |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必赢565net官网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
货币的本质是信用,王国刚从这一定义出发,探讨货币和信用的概念。他指出,首先要厘清货币与货币资产,很多时候我们提到货币实际上讲的是货币资产而非货币功能,因为货币功能中是产生不了信用这个概念的,而货币资产作为资产是有信用的。货币就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而这里所谓的信用究竟是借贷关系、契约还是信任感也仍需进一步明晰。把货币、货币资产和信用的内涵一一明确并连接起来,决不是今天所讲的M0、M1、M2所能够概括的,若扩展至全球国际货币体系则将更为复杂。此外,王国刚指出要有“表”的概念,“存款创造贷款,贷款创造存款”这句话是一个完整的表述,在分析中央银行、货币发行时不能只看一端。
王永利带着现实的问题反思货币金融理论,指出货币脱实向虚转向信用货币后,传统货币理论出现诸多偏差,实践中也出现诸多逆信用货币化尝试,进一步厘清界定货币的本质及其运行的基本逻辑对当前信用货币和金融的管理尤为重要。对此,王永利认为,货币的本质属性是价值尺度,货币的核心功能是交换媒介,货币的根本保障是它流通范围内最高级别的信用保护,由此成为流动性最强的价值通证或价值权证。从这个角度来讲,在国家独立情况下,非国家主权化很难成为真正的货币。此外,货币和它的表现形态及载体必须区分开来,这样货币才能不断改进,但其本质属性与核心功能不能改变,改变的只能是其载体和表现形式或运行方式,从而不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强化风控。
会议总结
张杰教授首先对“货币围炉”的缘起以及第一期活动做了简要回顾,他表示,黄达教授主讲的第一期的主题是基础以及基础的基础:“基础”是指货币理论,“基础的基础”是指货币理论赖以构建和创新的方法论及哲学基础,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黄达教授在其学术自传中,特别强调“建立中国神韵的金融学”是“放不下的心愿”,可见“基础的基础”在他心中的份量。中国金融学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努力方向就是要让货币金融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针对本期活动主题,张杰教授认为主要是围绕“基础”展开讨论,尚未触及“基础的基础”。但仅就“基础”而言,第一,需要寻求“元货币”,也就是找到“赤条条”、孩提般、纯粹的货币;第二,需要超越货币谈货币,不能在“钱眼儿里”兜圈子;第三,需要跳出主流框架谈货币,当下人们讨论货币问题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主流货币理论先入为主的困局。
张杰教授进一步强调,若打算跳出既有理论逻辑寻找“元货币”,须重新认识货币的职能。他对既有教科书中的货币职能提出不同意见,认为从货币经济发展的历史逻辑看,货币的第一职能极有可能是分配职能(东汉班固所谓的“分财布利”),此后才会衍生出其他耳熟能详的那些职能。从此入手,我们或许能够探寻到货币的真正源头。
张杰教授还指出,按照主流理论,相对于银本位和金本位,铜本位是落后本位。不过,若着眼于货币政策操作角度,铜本位或许是更为先进的本位,因为它从一开始就是信用货币(与纸币的唯一区别是材质不同),它具有币值增减和货币数量伸缩的弹性,能够体现货币当局的宏观调控意愿(当然也频繁用于推行通货膨胀政策);而金本位和银本位则没有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因此频繁遭遇通货紧缩)。仅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或许是全球最早操作货币政策的国家。
“货币围炉”简介
货币围炉源于明清之际王永彬所著儒家通俗作品《围炉夜话》,其对古今人文诸事品评议论,寓意深刻;流传至今,影响深远。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借用其名,创设“货币围炉”讲坛。拟邀学商政界对货币问题有独到见解者若干人,围炉畅叙,不拘一格;以期拨开云雾、正本清源,消解各界有关货币之疑惑。
观点整理:路先锋 匡金屏 童思齐 李欣瑜
撰稿:余植巽
来源:http://news.sohu.com/a/720846110_674079
审核:彭俞超